本文作者:Vv
; ]* n; x! A* |4 V" ^肿瘤标志物作为癌症患者治疗、复查过程中重要的血检项目,起起落落可谓是牵动着每个患友们的心,它的临床参考价值到底如何?怎样正确看待肿标的升降?如何通过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更早的预知患者的疗效和肿瘤发展趋势?今天小编与Vv为大家分享几年来关于肺癌肿标的学习心得,借你一双慧眼,将肿标的花花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w; ~/ ]* O6 C7 E' y6 x4 {% Y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肿瘤标记物?
/ H& l' y; ^- S2 e
简单来讲,肿瘤标志物就是在肿瘤发生和繁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或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和分泌到血液或组织中的物质,其浓度可反映肿瘤的代谢或凋亡。
5 H" l" g$ V) \; K0 f- B* p' ?影响肿瘤标志物的因素:
1. 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数目
2. 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
3. 肿瘤组织血液供应好坏
4. 肿瘤细胞坏死和程度
5. 肿瘤细胞分化和分期
6. 肿瘤细胞是否表达和合成肿瘤标志物
7. 肿瘤标志物在体内的降解和排泄速度
8 L% p9 a- B% x+ Q' G8 e! T/ `& @临床中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不仅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组织起源和细胞分化,还可以辅助肿瘤的病理诊断、组织学分类、判断预后,甚至协助指导临床治疗。
0 a: B' c4 Y! _+ V3 B
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需要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1. 高灵敏度:易于检测,能及早发现肿瘤,假阴性低不漏诊。
2. 特异性强:正常组织中不分泌,不同肿瘤应拥有相对应的肿瘤标志物,假阳性率低,不误诊。
3. 可定位:可判断肿瘤来源的器官,位置。
4. 可测量:能够反映肿瘤的大小,与分期密切相关。
5. 病理相关:可判断肿瘤的进展、疗效、预后和复发。
6. 半衰期短;可反映肿瘤动态变化,便于监测疗效,监视预后、复发。
$ Q# f% `+ p* A; I9 P! D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3 F; b: h/ K* n3 [6 P
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都不能完全满足理想条件,有些肿标还会受到良性肿瘤、炎症、基础病、生理周期、患者生活习惯、检测质控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或是一过性的升高和降低。甚至在有效的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观察到肿瘤影像缩小,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反向变化,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会杀死癌细胞,肿瘤细胞坏死后会释放出大量的肿瘤标志物,这时血液中的浓度出现短暂的一过性升高。
( F$ J9 I/ D; x5 H5 O5 Y& q接下来,我们结合超级版主鹰家的经典病例
(原文链接《跨越七年——keenman版主兼论长期抗癌经验》)来看看肿标与影像反向上升的特殊情况。在鹰版陪伴母亲抗癌的10年间,通过细心观察和总结,发现了患者的敏感肿瘤标志物,CEA的变动趋势与肿瘤的进展和消退明显相关。然而在观察过程中,却出现了两次奇怪的现象“CEA持续快速上升,影像提示靶病灶持续缩小“。
9 Q: L0 ^& g: _ J/ e3 \ @
! X, l1 n5 u& I科学的解释这种敏感肿标与影像背离的因素大致有三个:
; l& U/ @; T" o- y
1、抗肿瘤治疗有效的情况下,癌细胞凋亡产生的组织和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上升;
( \: `/ X% |" B) q( f2、长期抗肿瘤治疗引起患者肝肾功能障碍,使肿瘤标志物的降解和排泄速度降低,滞留高于肿瘤生长本身的分泌。3、不同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的半衰期,依照半衰期,选择合理的采集周期可以大大提高肿瘤标志物参考准确性。
8 p7 H5 q' J- j- j8 H" Q0 Z不仅如此,Vv在长期的抗肿瘤临床观察中,发现很多免疫治疗的患者在用药初期会出现敏感肿瘤标志物CEA明显下降,CYFRA21-1短期内快速、甚至翻倍上升的反向走势,然而这些患者在后面的影像复查中,肿瘤却出现了明显的缩小。
' f7 ]3 o F; K
还有一些术后短期内的肿瘤标志物(例如CA125)缓慢升高,一般会随着术后慢慢恢复至正常值。
' C9 F9 [1 e1 U! R, s9 {所以,在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中, Vv特意强调了“辅助”二字,即使肿瘤标志物有诸多的临床参考价值,我们仍然不能完全用来确诊疾病的性质和发展。
) ]5 B4 g- |9 O以往的介绍肿瘤标记物的文章大多以临床应用为主,今天Vv为大家科普经典肿标辅助诊断的同时,顺便找找茬、打打假,主要聊聊这些肿标的局限性和假阳性,除了恶性肿瘤进展外,还有哪些情况会引起它们异常升高,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 `2 a" h* D# r
为了通俗易懂, Vv精心整理了经典肿瘤标记物对照表,快来点击收藏吧。
/ A! a+ p2 i" @4 d5 S0 K' U5 h# V' q' M$ O
半衰期的应用
很多患友经常问,多久抽一次肿瘤标志物合适呢?一般认为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需要经过5~6个半衰期以上才可以基本清除,所以最好在一个疗程结束后的5个半衰期(参考肿标表内“半衰期”部分)后复查,有助于辅助判断疗效和预后。
: E- h0 j" j& _9 u4 {总结
影响血清肿瘤标志物假阴性、假阳性、升高降低的因素很多,与肿瘤本身组织、采集方式都存在一定关系。迄今,也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达到10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因此,肿瘤标志物仅作为临床的辅助诊断,对抗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还需要结合影像和其他临床检查综合分析。
, y0 r* g# o2 |1 R* Y
2 M1 o6 B3 w9 d! h鹰版妈妈近10年CEA观测曲线图
* k2 r1 O) ^& Z( f' T6 H, i患者生存期、预后与细心观察、科学抗癌是分不开的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肿瘤标志物监测日程表,来观察两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通过联合应用提高临床敏感度,从而为抗肿瘤的疗效评估、肿瘤复发、转移提供预测依据。在病程观察中,连续、成倍的肿标增长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监视肿标不仅有利于治疗,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预后。
( {5 `3 p' X7 c6 A) Y8 D参考文献
[1]肿瘤标志物,TM. 宋锐/ H1 b% n/ Q+ C& p8 j& E2 B
[2]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EA、SCC、ProGRP及CYFRA21-1对肺癌病例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高翔 陈艳炯 检验学与临床2020年2月17卷第三期
[3]幽门杆菌感染与血清肿瘤标记物表达的关系研究 侯婧 贺小花 王奕妮
[4]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A125与CA199的临床意义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肾内科 吴晓蓉
: k4 S% r* n0 e* s' c* G5 e
0 f! Z( |+ r# E! q